提要:河南古墓发现两千年前粽子,保存完好彰显古人的智慧!

中国人从什么时候,开始吃粽子,粽子的起源于何时?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端午吃粽子,是中华民族的一直以来的重要习俗,但吃粽子的习惯起源于何时?

粽子究竟从何而来?一直是个未解之谜,

在2005年,韩国申遗端午祭成功,但他们的端午祭时不吃粽子的,

这样一来为了让粽子成为我国端午申遗的一部分,

粽子的起源和历史的寻找源头,就成为了非常迫切的需要.

2009年我国端午节申遗成功,粽子也成为了端午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

但粽子起源问题,依然是历史和考古学术界需要破解的谜题.

在众多专家在孜孜不倦的寻找答案时.2015年,此事引来了转机,

2015年河南的考古队,在发掘信阳城阳城遗址八号墓时,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.

根据考古队的领队介绍,这座古墓时属于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墓,

这座古墓呈“甲”字形,朝向是坐西向东,有比较完好的墓道和墓室。

由于古墓的地理位置原因,墓室基本是被地下水浸泡了,

因此考古队只好小心翼翼的发掘,而在发掘椁室时候,

考古人员发现后室的一张木桌子上,竟然摆放着一堆用叶子包裹的东西。

考古人员数了一下,较为完好的包裹大约有40个,

而在随后的考古中,还在椁室底部发现了一些破损包裹,

这些看上去造型奇特的包裹,经过分析考古人员发现,这些包裹表明是用叶子包着,在用植物的茎秆捆扎,造型类似厚圆饼。

河南考古队的专家,经过仪器测量,发现包裹大约的直径,实在10至15CM,厚度为3到5CM。

而和包裹在一块的,还有一些树枝,根据推测,可能在最初的时候,

这些类似粽子一样的东西,应该是几个一起,被系在这些树枝上。

刚开始专家也觉得很好奇,这造型感觉是曾相识.

有人推测,这或者可能就是一串端午节吃的粽子.

虽然这个推测很符合粽子的各种特点,例如外面用树叶包裹,里面是五谷,被捆扎在一起i,

但因为考古学是需要科学的论证,并不能靠推测,

因此河南考古队,将这些古来的食物,小心翼翼的运回了研究所,

在显微镜下,考古人员发现,这些包裹里面装的,竟然是海没有脱壳、毫无蒸煮痕迹的稻谷,另外有一个装的是黍。

考古人员有对包裹外围的植物叶子进行研究,并且找来了同类近似的叶子比对,通过拼合,按照叶形、叶缘、叶脉特征,断定了包裹用的就是槲叶。

槲叶是槲树的叶子,至今河南西部一带,依然用槲叶包粽子传承,当地人叫槲包。

槲叶为蒲扇形,表面会有绒毛,是当地的常用食品包装树叶之一。据说槲叶因为富含蛋白质,所以在经过了蒸煮后,会出现一股特保的清香味。

每年的农历4月下旬,就是采收槲叶最好的时候,这个时候的槲叶只要,轻轻的折断就可以脱离枝条,而以前采收叶子,是以妇孺为主,

采收回来的叶子,还需要经过错落交叉码齐,再捆扎好放置在一起。槲叶用途很广泛,而当地人很喜欢用槲叶包制粽子,因为它不但环保自然,更重要的有一股香味.

而槲叶粽子要用马莲叶包裹才算正宗。马莲丛是一种常见的植物,它的根可入药,叶很长,可以达到70~120CM,因为韧性很够,因此是当地人编织的主要材料。

在包粽子之前,马莲叶和槲叶必须经过一番的蒸煮处理,只有这样,才能去掉槲叶腥气,同时树叶的清香也就出来了。在经过多次的漂洗,槲叶就可以使用了,而马莲叶这需要挑选,把那些被虫蛀、短小的叶子拿走,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。

经过了专家的多方的研究和论证,最终确认了该食物,就是2000多前的粽子.

因为这些粽子,无论外型,制作工艺,和现在的粽子一模一样.

那么2000多年前的粽子,为何没有腐朽呢?

考古队负责人表示,主要是古墓整个墓室,都比地下水浸泡,反而因此给这些文物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环境,也就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,让这些粽子能够千年没有腐朽.

也因此有网友热议,两千多年前的粽子,如果吃了会怎么样?味道会如何?

2000多年前的楚国槲叶包,到现在的端午粽。

河南地区以独特的人文、地理和植物资源,让槲叶粽子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不断与时俱进。见证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的同时,这一美食也寄托着对屈原的思念,传承着优秀品格和正能量。

经历了漫长的历史,粽子在中华文化依然得以传承,并在饮食和健康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提升。

如今槲叶粽子已经成为了河南独特的人文符号之一,与当地丰富的人文和地理资源密不可分。

中华先民饮食文化,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,跨越五千年,见证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。

上一篇:天津中学怎么样啊(天津中学怎么样)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x

推荐阅读

更多